“如果您在購物時,買到假貨或者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,大家可以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。”各類涉案偽劣產品整齊排列,民警化身講解員,通過設立咨詢臺、展示實物、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,向現場群眾詳細介紹各類偽劣食品、藥品、卷煙等相關產品的辨別特征及危害程度,增強群眾識假辨假能力,共展示常見偽劣假藥5種,假冒偽劣保健食品8種,假冒偽劣卷煙1800余條,發放宣傳資料和禮品600余份,接受群眾咨詢120余人次。
“以前買到假貨只能自認倒霉,今天你們教會我留發票、拍視頻取證,以后萬一再遇到這種情況就知道怎么做了。”路過活動現場的李大姐說。個體經營者王師傅拿著宣傳資料說:“這些辨假方法都是實打實的‘干貨’,以后我們進貨心里更有底了。”群眾在民警“沉浸式”的面對面講解、手把手教學中筑牢了消費安全防線。
“現在電信網絡詐騙手段繁多,遇到陌生電話讓你轉賬的,我們一定要做到不聽、不信、不轉賬……”“領保健品、免費旅游等都是詐騙常見的套路,大家一定要擦亮雙眼,捂緊自己的‘錢袋子’。”刑偵大隊、森林派出所、鐵騎巡邏隊聯合銀保監會、農業銀行、公積金管理處在永清湖廣場反詐宣傳,民警結合近期發生的典型詐騙案例,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群眾講解電信網絡詐騙的類型、常見作案手段以及識別防范方法,揭露各類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的新變化、新特點,提醒群眾不要輕信各種電話中獎信息、不要隨意透露個人敏感信息、在涉及轉賬匯款前認真核實相關情況,不要盲目匯款等。銀行工作人員從金融安全角度出發,普及了如何安全使用銀行卡、保護個人金融信息等知識。通過此次宣傳,進一步提高了轄區群眾的反詐意識,營造了濃厚的防騙反詐氛圍。(通訊員 馬文靜)